COC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COC厂家
热门搜索:
产品介绍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介绍

中国聚丙烯PP市场现状和前景1

发布时间:2021-06-18 01:42:54 阅读: 来源:COC厂家
中国聚丙烯PP市场现状和前景1

中国聚丙烯(PP)市场现状和前景(1)

1. 前言

聚丙烯(PP,是英文Poly Propylene开头字母的缩写)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大量生产的一种合成树脂,它是丙烯均聚物或丙烯与α—烯烃(乙烯、丁烯-1、己烯-1)的共聚物,其分子呈线性结构,密度为0.89~0.91g/cm3,比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还低。由于PP具有相对硬度高、比重小、拉伸强度高、透明性好、抗应力开裂和耐化学性能好、耐热挠曲温度高、并具有极好的注塑性能、能随意拉伸和定向、可以与其它材料共混改性等优点,因此PP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五大通用树脂中需求增长速度最快,已逐渐取代钢铁、木材、纸、聚碳酸酯、ABS、PS、尼龙、聚酯等其它合成材料。自1995年起全球需求年均增长率为8.6%,2000年产量达到3000万吨,2003年在4000万吨以上。我国需求增长率高于全球水平,年的年均需求增长率高达20%以上。2001年我国PP的表观消费量突破500万吨,达到530.3万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PP消费国。2003年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PP市场。预计到2007年我国PP市场需求量将比美国高出20%。我国PP制品产量已超过PVC制品仅低于PE制品而居第二位,约占塑料制品总产量的25%。主要用于生产纤维编织、注塑制品、薄膜、片材板材、电缆及护套料、吹塑制品以及管材等。

长期以来国内PP制品结构不合理,低档均聚拉丝级产品所占的比例太大,纤维和编织制品超过50%,国内企业之间竞争激烈,效益较差;而高附加值的高档料,如无规、嵌段共聚PP、高透明PP以及PPR管材等专用料产量较低。本文根据我们近几年对市场的调查研究和目前国内PP市场的状况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2. 我国供需概况:

2.1生产现状

目前,我国大型聚丙烯(PP)生产装置以引进技术为主,中型和小型PP生产装置以国产化技术为主。国内聚丙烯产量来自乙烯联合生产企业的约占40%,以炼油厂副产目前采取半导体集成电路的高精度变流技术的调速系统已成熟丙烯为原料的约占60%。引进技术主要有釜式反应器液相本体-气相本体Hypol工艺(三井化学技术)及环管式反应器液相本体-气相本体组合法Speripol工艺(原Himont公司,现巴塞尔公司)。并在吸收、消化釜式液相本体-气相本体工艺和环管式液相本体-气相本体工艺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建成几套4万吨/年Hypol工艺PP装置和几套7万吨/年Spheripol工艺PP装置。2002年初,上海石化公司采用中国石化自行开发的第二代环管工艺技术,建成20万吨/年PP装置。通过引进技术和吸收改造,国内聚丙烯生产技术目前已达到比较先进的水平。尽管如此,国内PP装置仍存在品种牌号少、通用和低档专用料多、装置规模小等问题(装置平均规模不足6万吨/年左右,最大的20万吨/年,最小的仅1万吨/年;而设计振荡器如图2,采取非门振荡欧美发达国家的PP装置大都在万吨/年)。

近几年,我国聚丙烯产量增长很快,1995年产量为107.3万吨,2000年突破300万吨,2001 322.5万吨,2002年355万吨,2003年年达到440万吨。目前我国聚丙烯生产企业有70多家,产能445万吨/年,主要大型企业:燕山石化、上海石化、扬子石化、镇海炼化、茂名石化、大连石化、大庆石化、抚顺石化、广石化、大连西太平洋和齐鲁石化等。

国产PP中,拉丝级产品占一半以上(油液粘度态度也会影响装备达不到额定负载其中粉料占60%左右),其它依次为共聚(丙烯与乙烯)和均聚注塑级产品、BOPP产品、纤维级产品等。无规、嵌段共聚产品前些年国内产量较低,近两年产量呈迅速增加的趋势。

目前我国正加快聚丙烯大型化建设,兰州、大庆、茂名石化在建万吨/年PP装置,计划2004年底-2006年投产;中国石化、上海石化与BP公司合资组建的上海赛科石化公司在建25万吨/年PP装置,2005年上半年投产;中海油与壳牌公司合资的惠州南海石化项目在建24万吨/年聚丙烯装置,2005年底投产;福建炼化与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合资的福建石化项目将建3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预计年投产。这些项目建成后可新增聚丙烯产能近150万吨/年。另外,武汉90万吨/年、上海100万吨/年、天津80万吨/年、兰化60万吨/年乙烯装置都有配套的PP装置。如果2010年前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将大大缓解我国PP供需不平衡的状况。同时,再加上一些老装置改造扩能,国内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今后规模较小的装置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将很难生存。

2.2 供需状况

虽然我国聚丙烯工业发展迅速,但仍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聚丙烯进口量以年均11.3%的速度增长,1995年进口量突破100万吨;2001年超过200万吨;2003年达到274万吨,进口量占国内表观需求量41.5%。我国自2001年开始PP需求量超过PVC、仅次于PE,位居五大合成树脂第二位。预计到2005年国内产量475万吨,进口量330万吨,表观需求量达到805万吨。年中国PP供需状况见表1。

表1 年中国PP供需状况年份 产量,万吨 进口量, 万吨 表观需求量,万吨 需求年增长率,%

1995 107.3 106.8 214.1 -

2000 302.3 163.4 465.7 19.6531.2 14.1

2001 322.5 208.7 531.2 14.1

2002 355.0 244.2 599.2 12.8

2003 440.0 273.4 713.4 19.1

2005 预测 500.0 330.0 830.0 16.3

我国PP进口的主要来源有:韩国、新加坡、泰国、日本、印度、美国、沙特、马来西亚等。 2001年进口料韩国占31.4%、中国台湾省14.5%、美国10.5%、新加坡10.0%、泰国8.7%、日本8.4%。2002、 2003年进口情况见表2。

表2 2002和2003年我国PP进口的主要来源国

国家 2002年,万吨 2003年,万吨 增长率,%

韩国 74.3 80.7 8.6

中国台湾 37.4 40.1 7.2

新加坡 31.7 31.1 -1.9

泰国 22.1 25.4 14.9

日本 17 18.3 7.6

印度 15.6 21.8 39.7

美国 12.6 20.5 62.7

沙特 11.6 12.5 7.8

马来西亚 5.3 8.8 66

由表2可见,近两年进口增长较快的国家有:马来西亚、美国、印度和泰国;进口量最多的国家一直是韩国,台湾位居第二。 进口资源中一般贸易占40%左右,来进料加工约占60%。而一般贸易多为低档通用料,来进料加工的多为高档专用料。

上海西装定做
敦煌市试验机
乌兰察布试验机